影音紀錄

美山工作室 X 露兜樹草墊編織社區

〈用編織容器收藏空間裡的風與光〉

在這次以「家」為主題之合創作品中,美山工作室以這個意涵以及Ranyek的造型作為發想,思考在家中、或在一個空間中有什麼重要的東西需要被承載。在疫情期間待在家中的感受是,在一個空間裡的空氣、光影、氣味、及濕度等皆會因爲長期待在家中而特別明顯地感受到他們之間的細微變化。於是在這次的合創設計師花花取用空氣及光影兩個元素,在空間中延伸想抓住寶貴事物的心境。

糸島織物 X 大麻纖維編織社區

用帽子存放旅行的記憶〉

說起與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合創〈穿梭小路帽〉過程,鍾瓊儀分享過去旅行的記憶,提到清邁北部的地方媽媽總是將織好的一塊布縫起來折疊變成裙子,雖然在當地有「老婦人才這樣穿」的印象,但對他這個外地人來說,卻是個簡單又俐落的穿著方式。因此,他將這一塊布巾的想法帶入大麻纖維頭飾,在帽子加上長條狀的布巾,讓穿戴者能更自由地決定造型。

本質創作室 X 本南族工藝社區

從材料本質翻轉傳統工藝〉

從本南族擅長的AJAT編織作為出發點,設計師李雅靖首先從「形狀」下手,試圖在部落擅長的圓形之外,挑戰一種新的成形方式,最後提出以AJAT技法做出平面編織,再結合藤條作為提把的〈SCROLL-IN HANDLE Bag藤編提包〉。在現有技術下發展新的可能性,對工藝師來說雖陌生卻不是遙不可及,這樣「一次改變一件事」的方法,誕生了一件具有都會氣息的藤編作品。

Tanoti Crafts X 石山部落

暖光和清香從月桃葉的縫隙流露而出〉

從了解月桃葉的香氣到製作兩盞讓香味綻放的大型燈具。Tanoti Crafts設計的第一盞吊燈是代表無限的迴圈。總長超過四米的月桃編條,中心以田字編作出能透光的小洞,邊緣則需越編越細,考驗工藝師的功力,工藝師Leo花了一個月左右完成這個浩大工程。另一件作品則是燈籠型的吊燈,中間鏤空部份鑲入石山部落具特色的的玫瑰花編織。每一朵花、每一個結到收編皆為手工完成。

Ditta Sandico X 新社香蕉絲工坊

仔細對待纖維,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始於香蕉絲纖維的探索,與Ditta熟悉、已發展工業化的菲律賓蕉麻纖維相比,全手工製作的臺灣香蕉絲顯得更為珍貴,因原材料取得的差異,線材也略短、略細一些。以此為出發點,Ditta發展出將纖維結合織物的〈Mind Connections〉系列桌墊,更帶給工藝社區編織圖騰的全新想法,強化結構並提高可用性。

陳翊羽 X 鳳梨織品工藝社區

織一片海,匯集一群海洋生物〉

社區主理人,同時也是工藝師的Anna India Legaspi是這次和陳翊羽合作的主要溝通人。對自然環境以及海洋生態同感興趣,且沒有語言隔閡的兩人,很快的找到合創節奏。翊羽從遠端給予創作概念、製作及實踐想法;Anna則作為翊羽的手,實現畫面中臺灣與菲律賓的共同記憶與情感連結:島嶼及海洋。

Myra Widiono X 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

一段超越語言的織品文化交流〉

「一邊摸索,一邊創造」其實是很多工藝師的日常,技法總是因爲時代或老工藝師的離去而消失。然而,編織的語言不分國界,或許像這次計畫中跨越國界的交流,也不失為一種尋找失落技藝的方式。

Cinta Bumi Artisans X 新埔柿染坊

染進纖維裡的自然氣息〉

柿染的自然棕色調對設計師Novieta Tourisia來說,是自然中土壤、樹幹與食物和建築等元素的顏色。圍繞著「土地」概念,Novieta創作出〈Sparks of Life〉系列托特包與Kaftan罩衫。

Korakot Aromdee X 台南市竹會

簡化細節,不簡化工藝〉

家,是Korakot的啟蒙之地,因此,計畫產出的Tainan x Korakot系列兩件作品:吊燈〈Tai Ko〉以及屏風〈Kora Tainan〉也都是為了家庭設計的。使用原色竹條、以及經過黃色、紅色以及綠色染製的竹條,像是代表著家族中的每個人綿密的情感連結。

二隅工作室 X 伊班族藤編社區

尖角編織,山巒般的桌上風景〉

伊班族藤編社區代表Senia Anak Jugi是馬來西亞國寶級工藝師,從10多歲開始,他就喜歡跟在祖母和母親旁看他們編織,自己則在旁剪剪布料,一切就是這樣開始的。合創的設計師雯琪本身也是竹編工藝師,在他了解到社區獨特的「尖角編織」技法和「樹皮布」材質後,決定嘗試將它們結合在一起。這是Senia第一次跟外國設計師合作,他表示:我從來沒有做過這麼有挑戰性的事,我很喜歡,因為它是有設計、有草圖的。

PATAPiAN X 臺灣藺草學會

苑裡的樹葉與山林,透出溫暖微光〉

PATAPiAN的燈具系列〈Forest Bathing〉概念來自日本的Shinrin-yoko文化,指在有樹木和自然氣息的地方邊深呼吸、邊行走,讓身心得以放鬆、得到平靜。〈Forest Bathing〉系列由「吊燈」和「檯燈」組成,除了展示現代設計和藺編技術的融合,PATAPiAN更從苑裡周圍的大自然中汲取靈感,和藺草協會共同開發了新的藺編紋樣:落葉和山形。

山傑號 X 必達友族藤蓆編織社區

家族成員為個體,也是全體的局部〉

合作設計師林英傑了解當地故事後,決定從「家」的主題延伸,他創造了〈Collageable Mat〉這個由多個尺寸、圖案不同的地墊組成的作品。每個地墊代表著家族中的一位成員,他們既能以獨立的個體存在,也能藉由小機關連結。之於英傑,當說起家的概念,他第一個想到燈,因為一個家透著燈光,代表著有人在家,是像燈塔般令人安心的存在。〈Light Catcher〉借用了當地「捕魚籠」的形狀,用雙層編織達到「捕捉光」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