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我都會自己到現場,或做一個樣品請工藝師複製,所以這次特別的是必須完全依賴圖像和影片展示來了解大麻纖維的手感,Nuansri的女兒真的幫了很大的忙!」── 糸島織物 主理人鍾瓊儀
「Mama總是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風格來製造商品。透過與設計師合作,他除了獲得全新視角,也很高興從中習得新的知識與技法。」── 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 工藝師Nuansri Promjai的女兒
設計師及工藝社區背景
糸島織物創作是由當代工藝創作者鍾瓊儀於2015年成立。希望透過糸島織物的成立,以織物工藝的服務設計來推廣織品的當代美學創作,並同時持續個人藝術創作及展覽,以多元的創作形式來呈現織品工藝。
Nuansri Promjai是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的首席工藝師,他自學大麻編織,製作需要的器物、服飾,爾後,隨著時間推移,他在泰國清邁省Maerim村聚集了一群對大麻編織感興趣的人們,從刺繡、針織、穿線,他們開發了一系列的大麻纖維產品,更將無紡大麻纖維結合針織製作服裝和配飾,此外,作品更使用天然植物染製成不同色彩。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的大麻纖維創作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協手工業推廣發展協會(UNESCO-AHPADA)和世界手工藝理事會的卓越獎,在泰國當地和國際皆飽受愛戴。



合創過程
首次線上會議就因跑來跑去、時不時入鏡的自家公雞讓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Nuansri Promjai留著一頭時髦灰白髮,是凝聚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的重要人物,他位於湄林村的小作坊不僅是商店、教學教室、更是將村中婦女聚集起來從事刺繡、針織、編織等開發大麻纖維織品的所在。這次,與從事織品、纖維藝術創作的糸島織物共創之線上會議,也發生在這裡。擔綱翻譯的女兒除了肩負起溝通及監督的角色,也總一邊描述做為工藝師的母親如何在蓆墊上不斷製作樣品。有次在會議前一天,Nuansri將已完成的作品拿去水洗,導致纖維縮水又破一個洞,被女兒發現與一陣尖叫後,自己默默地在隔日三點起床,花費一整天的時間完成。對於設計師鍾瓊儀來說,這次的合作也是全新體驗,過去能到現場感受材料、製作樣品的自由性因疫情被剝奪。只能倚賴圖像溝通的他們,一開始花了點時間調整彼此的頻率,卻也慢慢抓到各自的節奏。
纖維合創作品


說起與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合創〈穿梭小路帽〉過程,鍾瓊儀分享過去旅行的記憶,提到清邁北部的地方媽媽總是將織好的一塊布縫起來折疊變成裙子,雖然在當地有「老婦人才這樣穿」的印象,但對他這個外地人來說,卻是個簡單又俐落的穿著方式。因此,他將這一塊布巾的想法帶入大麻纖維頭飾,在帽子加上長條狀的布巾,讓穿戴者能更自由地決定造型。 〈搖搖帽〉則希望能在保留大麻纖維透氣的特性之外,跳脫既有商品的軟性視覺感受。製作過程從材質特性出發,透過平針與毛狀的交叉織法凸顯作品層次;更以顏色分佈與接片讓帽型顯得更加俐落,帽緣則加入蓬鬆的捲毛流增加厚度與衝突感。從試片製作、打樣製作到修改設計,每一次完成時Nuansri總是馬上拉女兒拍攝試戴照片,這也大大幫助了遠在台灣的瓊儀了解穿戴在不同人身上的效果。
聯絡我們

糸島織物
嗨!我是糸島織物的創辦人兼設計師,鍾瓊儀!

清邁大麻纖維編織社區
嗨!我是工藝師Nuansri Promj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