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品有很多都是地方傳統跟記憶的傳承,不同國家可以互相交流,用別人的手做自己設計的物件,我覺得很有趣。」── 美山工作室 林詩樺
「對於收到的設計點子和各種全新嘗試與挑戰,工藝師們不僅感謝,更期望未來嘗試更多不同的設計想法。」── Melinda Omar,砂拉越露兜樹草墊編織社區協作者
設計師及工藝社區背景
由林詩樺創立的美山工作室關注人、土地與文化等議題,從材質實驗中獲得啟發,產出生於土地的設計。工作室最初透過田野調查與拾廢行動,從創作者的視角為農村廢棄物議題發聲。近期則廣泛研究不同材質的處理方法,回歸材質的原始狀態,再以多面向的材質實驗、傳統纖維技藝,與設計方法處理材質,創造新的創作可能。目前多以農業廢棄物產生之紙材、天然纖維如香蕉、苧麻、葛藤、牽牛花等纖維進行創作。
馬來西亞砂拉越露兜樹草墊編織社區由94歲的工藝師Ngot binti Hj. Bi和她的侄女Majenah binti Rajli主理,參與工藝師另有Ibu Ngot的兩個女兒和其他來自社區的婦女。他們使用當地種植的露兜樹纖維,編織富有特色的地墊「Tikar Begerang」及傳統三角嫁妝袋「Ranyek」。工藝師Ibu Ngot是砂拉越州政府認證的國寶,Ibu Majenah更被指定為該工藝大師,他們的作品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協手工業推廣發展協會(UNESCO-AHPADA)手工藝卓越獎,更在世界各地展出。工藝社區協作者:Melinda Omar



合創過程
94歲的Ngot binti Hj奶奶和姪女Majenah binti Rajli是砂拉越露兜樹草墊編織社區的主要工藝師,社區內的婦女也會在空閒時到這裡來編織、串門子。採用當地農場種植的露兜樹草作為編織材料,他們的拿手工藝是Tikar Begerang,一種格狀編織的蓆墊和傳統三角形嫁妝袋Ranyek。 對Ibu Ngot來說,這次的合創經驗不但新奇且充滿挑戰,在製作燈罩〈收納光的容器〉時,他驚呼著「船竟然變成了燈」;製作動力吊飾〈收納風的容器〉時則嘗試了新的染色。這場因疫情的、計畫之外的嘗試,讓他感受到當代設計的活力,也啟發了更多編織作品的可能性。



纖維合創作品




〈Sparks of Life〉系列
「空間裡最想好好收藏的是風、光線等這些元素。」長期關注人、土地與文化議題的設計師林詩樺,在計畫前期認識到作為嫁妝袋、裝載著娘家對新娘祝福的傳統三角包Ranyek,並以此為靈感,搭配露兜樹草墊的流蘇造型創作了吊掛的動力吊飾〈收納風的容器〉,在空間中延伸想抓住寶貴事物的心境。 由八個雙向開放的船型單元圍繞編織而成的燈罩〈收納光的容器〉也是從Ranyek的形狀延伸而來。吊燈的結構則加入藤纖維支撐,這個點子是工藝社區協作的結果,船造型完成後,眾人思索著如何吊掛,這時團隊想起了伊班族藤編社區的工藝師Senia,在他的協助下完成了突破傳統的作品。
聯絡我們

美山工作室
嗨!我是林詩樺!

砂拉越露兜樹草墊編織社區
嗨!我們是Ngot binti Hj 和 Majenah binti Rajli, 來自砂拉越的工藝師!